/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金融科技的关键

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金融科技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9-05-21 分类:趋势研究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金融科技引起的数字化浪潮为金融业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也有助于引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兆前指出,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产轻、信用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它们在当前金融风控体系下获得贷款较为困难且成本相对较高。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除了要依靠政策推动和观念的转变,还要依靠金融科技创新。

“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发挥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天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表示。他认为,在破解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银行可以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实现更为精准、有效的信贷审批;大数据的交叉验证,可以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的贷前审查、调查方面的大量工作。智能的科技风控可以解决过去人工作业审批的繁琐工作,从而大幅提高银行日均审批能力。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渐广泛和深入,银行业正拥抱金融科技,加快向数字化、轻型化、平台化转型,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通过科技赋能,商业银行可以高效、安全地开展客户筛选、风险识别、风险防控,从而解决或减少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完善、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借助金融科技,银行创新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等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创新可以带来金融效率的大幅提升,但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与新技术融合的方式,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金融科技体系背后是复杂的信息系统,它们高度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且具有高度的移动性,这样的金融科技体系客观上造成了比传统银行风险更大的复杂性,且金融科技时代的金融风险具有多样性和传染性。而金融科技促使业务边界变模糊,数据来源多样且格式多元,虚拟化技术运用广泛,这些都为现有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科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不够细和全,规则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以数据为例,数据是金融科技最重要的资源,在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如何保证客户数据和隐私不被泄漏,不被别有用心的第三方所用,避免引发客户的信任危机,这些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度的研究。

要平衡好金融科技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一是要加快机制、理念和体系架构的优化转型;二是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吸引和培养数字化人才;三是加强数据治理,严防引发新的风险。